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年初金門行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要去金門監工
冬天的金門其實非常不好親近
東北季風很強,冷得半死
而且因為預算的關係只能租摩托車騎
即使是這樣的狀況下
該玩的還是堅持要玩

晚上在慈湖拿手電筒找鸕鶿(木麻黃樹上滿滿的都是)
騎車不小心就在路邊看到了戴勝!
翠鳥就不用說了,到處都看得到

在浯江書院看朱熹的至理名言(金門沒有孔廟,只有朱子祠)
在博士榜(列出所有得過博士學位的金門人)上看到楊永斌教授的名字
金門真的是個人文薈萃的地方
我同事說,如果台東列個博士榜,可能還沒有金門的人多

雖然我之前其實一直對金門有成見
都是之前的不肖長官許XX(金門人)害的
開說明會的時候也遇到一兩個盧小小的民眾
不過大體上覺得金門是個很可愛的地方
漂亮的洋樓跟傳統建築、到處是古蹟、麵食類很好吃
另外因為金門酒廠盈餘非常的高,沒有一般縣政府缺錢的問題
建設跟旅遊資源作的相當充足 (還有金門國家公園也應該蠻有錢的)

說到金門有長久的歷史文化
我在某一個介紹上看到
"金門在民國4年設縣"
參觀金城的總兵署的時候遇到一個解說員
我就問他 "民國4年設縣,是國民黨設的還是清政府設的?"
這一問,他就開了頭的對我們一直說歷史

身在台灣的我們並不在乎民國初年的事情
因為台灣一直到民國34年都還是日本的
但是對金門人並不是這樣,他們離大陸近太多了
他們離祖先的地盤只有一步之遙
反攻大陸對我們只是神話,可是對他們是真正的遺憾

是的,這個解說員是老兵!
於是他一直說西元1949年,民國38年,那一年的所有大大小小戰役
蔣介石一路退到台灣,還好金門有古寧頭一役守住
對他來說,我提的問題根本不成問題
他腦子裡孫中山是至高無上的國父,民國四年當然是民國政府設的縣
中間他一度說到有點要掉淚
(可能是因為我們過於冥頑不靈,
 我認為我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而我同事是原住民,他從頭到尾搞不清楚明明就是台灣,怎麼會有一個福建省跟金門縣)

話說回來,金門自宋元以來皆屬於同安縣轄屬(同安在福建)
在總兵署的展示中有這樣一段話
"民國四年設縣,轄有六都十保一百六十六鄉。
唯政局動盪不安,行政區劃時作調整。迄民國五十四年本縣劃分五個鄉鎮三十七個行政村,一百六十七個自然村,現轄面積150多平方公里,到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人口有六萬餘人"

聽起來像是這樣 : 民國4年,金門縣有166個鄉,結果到了民國54年,剩下5個鄉,其他都因為戰爭跟政治被別人搶走了。

仔細想想就會覺得是豪洨..
當然大小金門跟大小膽、大小登、廈門...等幾個地區跟島是應該都要劃分在同一個行政區,所以有很多鄉鎮是合理的,民國4年,原本的同安縣作了一個分縣的動作,這也說得過去。
但是,怎麼可能把縣治設在金門島上阿? 就算分縣也不會分出一個名字叫做"金門縣"的縣吧?

總之歷史是後人來解釋,自然可以解釋出百百種
硬是要睜眼說瞎話,我也不能怎麼樣
有趣的是老兵的感情,我覺得他既不認同民進黨,也不認同國民黨
他認同的是中國(不是共產黨的中國,是孫中山的中國!)
應該可以說是真正的"失根的蘭花"
再怎麼找都永遠找不到祖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