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故事(一)

以前的事情叫做"故事"

最近因為工作上的事情
又感受到女生在我這一行被歧視的感覺
有空這個再另外說

另外,其實我真的很想在只有女生的環境下工作
但是我大部分仍是必須跟男生接觸
很多次,開會整個會場只有我一個女生
吃飯整桌只有我一個女生
會勘全部人員只有我一個女生
.......
其實我已經習慣別人把我當男生看待
如果把我當女生來噓寒問暖,我還會覺得全身上下都不對勁

----------------------------------------------------------------------------------------

大約三年前,其實我在快要離開台南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事
這件事情後續也又發酵影響了另一些事

當時我常跟課長去一個KTV唱歌
通常都是喝很多之後的續攤,續攤又繼續喝很多(可以從中午12點喝到半夜12點)
在那邊我了解了為什麼男人會沉迷酒家
小姐不需要漂亮
只要貼心+酒精,你真的會覺得全世界就這麼一個小姐最了解你!

由於我太習慣大家都把我當男生看待
他們都叫小姐在旁邊,我當然也有小姐在旁邊

有一次又是喝很酒喝很晚,剩下我、一個包商、課長跟三個小姐
一個小姐好像轉檯出去,包商叫我過去,我以為他要跟我說工作上的事情
結果他抱了我又強吻我
我立刻推開回我的位置
原本在跟我聊天的小姐有看到,用唇語問我"他親你??"  我點頭

後來我臉就很臭,不過課長醉了,而且我還要載他回去
所以沒有當場走人
當天就正常的結束

可是這件事情沒有辦法當作沒事的過去
我發現我卡在那裏

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寶盒,過去的事情一下子就充滿我的腦袋
性永遠都不只是性,性是權力
我覺得我還是無助弱小到,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反擊
我又被別人欺負了
如果又當作沒事,我永遠都在原地踏圈,走不出去
我睡不著

隔天我跟朋友說,再隔天我朋友找課長下來一起說了明白
然後我找朋友去警察局報了案

我先去KTV買了那個小姐兩個小時外出
然後請她跟我去當地警察局報案當證人
小姐求我不要,她說那家KTV是她姐姐開的(可能不是親的)
然後那個包商是大股東(也是大客戶)
如果這個事情鬧出去,她會沒有工作
而且可能也會害裡面很多小姐沒有工作(那裏是真的有很多甘苦人我知道)

我跟她說她可以匿名,我也跟她說我的難處
拜託她幫忙
她後來跟我說:"妳一個女生,本來就不應該跟他們去那種地方!"

這句話的殺傷力之強
歧視的根深蒂固,無奈的根深蒂固
我好用力的跑好遠,想要推翻的東西,一下子我就被抓回去了

--------------------------------------------------------------------------------------------------

後來我還是去報了案
報案的時候又被警察的態度羞辱了一頓
套句我朋友的話,我是去報案好像是我犯了罪去被審問一樣
我鐵了心要鬧大,就算沒工作甚麼都沒了也就算了,沒甚麼大不了

後來有一個同事,找了朋友的朋友去關心了一下那個派出所的案子
(這部分我有點記憶模糊,記得是第二次又接觸到那個派出所警員的時候,他們態度突然變得霹靂無敵好,但是怎麼會有第二次遇到警員我就忘了)
我甚至還想著要找黑道的人來處理,或者是用手段怎樣搞垮那個包商...

接著,報案的消息傳出去,就有人跳腳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只要一個人跳出常軌,所有人都會用力把他拉回來
當年的情況就是這樣

他們要和解,有人哭,有人跟我下跪,有人塞我錢
我查了案例也查了法條
我非常非常的不甘心,大哭了一頓
喝了很多很多的酒

最後還是和解了,不過因為有牽涉非告訴乃論的部分
還是跑了法院兩次
最後大家沒事

我後來還是有去過那個KTV,不過待一下就走了

---------------------------------------------------------------------------
這件事情後來怎麼評價?
用我所有的一切來換取一個道歉? 值得嘛?
我沒有背景沒有熟人,幹嘛拼命的樹敵?
哪天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套用春上村樹說的,雞蛋跟石頭的戰爭的比喻
我就算是雞蛋又怎麼樣
雞蛋就不能有尊嚴嘛?





















































台中行

上個周末開車到台中一趟,
雖然沒有預定甚麼行程,結果卻是超級充實的

周六上午去打坐
中午吃了午餐結果爸打電話來要請我吃飯
吃了餐廳客家菜,聊了他的事業,幫他加了我的FB
(這真是破天荒,我已經有至少6年沒有跟他好好的講話聊天了吧)

下午在霧峰的麥當勞幫手機充電
打給局長,本來打算去南投找局長,結果反而是局長來找我
我們吃了麥當勞的炸雞,在門口抽了菸
然後到我爺爺家去泡茶
(跟局長越來越像家常好友,怎麼會這樣咧)

我爺爺前年過世了,奶奶老年癡呆,請了一個越南看護
聊了很多,局長還是很希望我有個明確(且成功)的生涯規劃
不過我還是沒有~
幫爺爺的盆栽整理了一下,阿香摘了菜要我順便拿回家
跟奶奶說了一下話(雖然不知道她聽得懂嗎?)
回家跟爸又小聊了一下,大致上是聊當公務員的時候差點被抓去關..
(這真是大躍進,那個家我非常久沒回去了...)

晚上去找涵琇,去東海晃了一下,吃燒烤喝啤酒
我跟她都有對物質生活相當淡然的一面
但是她又更簡潔了,因為宗教而似乎離開社會這個大染缸
我則是整個浸了下去
講到她媽媽最近剛過世的事情
還好因為是開車,所以可以一直看著前方....

隔天去彰化找宛君,我最要好的國中同學
拿了很久以前她要從希臘寄給我的明信片,恩~我懂
玩了她一歲半的小孩(還是被玩?)
跟她老公一起帶小孩去鹿港晃了一下
(這這這........我終於肯面對跟我同齡的朋友有小孩的這個事實了)
(雖說我大部分的朋友都仍然單身)
還是很難想像當媽媽的心情,要說人生有很大的不同嘛?
本質上還是完全一樣的人,只不過(被迫?)有了更多的連結

晚上去花壇找高中死黨
拿到Sombody Else (Arthur Rimbaud in Africa)(喔耶)
吃了巫媽媽煮的菜,聊了一小下
跟貓還有狗玩

跟這些人的交情都大於十年了(除了局長比較短之外)
長輩們即使到現在,似乎都仍然認為我是好孩子
不是相信我會過得很好,就是仍覺得我會有成功的人生
(雖然我一點都不相信成功甚麼的屁....)
即使好幾年不見的,仍然可以直接講出心裡話來
好像從來就沒有離開很遠
好像十年不過一眨眼


最近看完賴香吟的"其後"
後面的1/3非常的好看,在我看來已經超過邱妙津的書的好看
她的好看來自於 歲月
不用說,邱的聰慧早熟跟文字強度大過於賴
然而賴寫出了"見證"的價值
見證故事的後來變成甚麼結局
見證結局之後,或許還有另外的結局

我總是喜歡去沒去過的地方
只要是沒去過,即使很普通的地方我也都覺得新鮮有趣
對於時間也是這樣,只要是新的一天,都是沒有來到過的,新的
因此我一直都很相信"持續"的力量
賴證明了這件事情,她到了一個新的地方,然後可以回頭
好好的述說過去

過去的遺憾 傷痛 結好的疤
明亮 黑暗 響亮的笑聲  滴落的淚
光滑的青春  無法融入的痛苦
太善良而無法適應  太開放而跌倒
當回頭看的時候,才慢慢知道甚麼叫做完整跟美好